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991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"两房"也因资不抵债(至2008年6月30日止其资产净值仅为1140亿美元,但其拥有的房贷高达5.1万亿美元,其中近半数为未清账款)而被美国政府接管。
目前国内盛行的一个医疗建议,是医、药分家。医改永远是大难题,而中国有十三多亿人口,绝大部分遇上重病没有钱求医,难上加难,要怎么办才对呢?如果中国的医疗是一盘生意,可做可不做,我会建议北京的朋友不要染指。
当然,我们不可以让资历不足的行医,或容许瞒骗的行为,或让频频犯错的医生或医护人员或医院逍遥法外。写医改,我着重于原则上的建议,提出大方向应该怎样走。我也认为政府要做的,是大量提供疾病的普通常识,强逼医疗行业公开他们销售的是些什么。天下没有出得起钱而找不到适当医疗服务这回事。当然,书生之见只不过是书生之见,被接受的机会甚微。
当然有道理,因为医生卖药,可以赚医费之外再赚药费的回扣。没有夸张︰一些职业篮球手射三分球可以看也不用多看,乒乓球的国手抽击是想也没有时间想的。投资会带来所谓的收益,预期好,人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资,企业家会盲目地扩大再生产。
尽管打压了国内一些企业,经济过热的问题并没有解决。然而,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,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,以至于政府拿出4万亿来刺激经济,并将2009年的经济目标定为保8。政府为了财政的需要,超发了货币,扩大了信用。等经济好转并出现繁荣后,下一次经济萧条又会出现。
(鸣谢世纪管理名家讲堂) 口述/周其仁 文/本刊记者 王雨佳 进入专题: 中国经济 。人类的生活好了以后,就尤其怕疼,他用很贵的药,花钱只为减少疼痛。
央行的钱给了商业银行,商业银行再贷给企业,企业再还给银行。从GDP结算来看,以中央电视台的办公楼为例,建这个楼,就有GDP的增长,后来又烧了,烧了以后再建,GDP还要发生一个数量增长。2009年,中国经济增长保8不会有太大的难度。对于经济的大起大落,我认为,最大的原因是金本位的消失。
这个力量会在冥冥之中完成收入分配,重要的是,这个力量在微观上会引起人们预期的变化,即所谓的贪婪之心。就这样,到2007年,中国流动性过剩了,开始通货膨胀。货币量本身就可能变成经济变动的来源。大起大落的罪魁祸首经济增长只有三个来源,第一,通过增加投入带动产出增加,增加劳动力、扩大资本,扩大土地开采,这是所谓外延式经济发展。
他们认为,企业犯了错误为什么要让纳税人负责。大萧条以后,胡佛也好、罗斯福也好,用的都是凯恩斯主义的方针。
现在,只要经济出现问题,政府就会拿出货币投向市场。中国买了很多美国国债,然后就被套进去了,美元一有风波,中国整个外汇储备的资产价格就跟着大起大落。
国内的需求和供给也在增加,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。在真实世界里,如果这团蜂蜜流向了房地产,房地产价格就涨起来了,流向钢铁,钢铁就涨起来了。以美国为例,美国从上世纪20年代有大繁荣,然后一直大起大落,政府一轮一轮救,最后就是1933年的大萧条。一直以来,中国对高速度太依赖了。凯恩斯主义其实很务实。2008年底,金融危机来了。
民众也好,各国政府也好,大家都怕疼,大家都不愿意面对自己做错了的事情,这就是现代社会一个蛮大的挑战。直到2008年10月,钢价才降下去,所以,现在国家制定了钢铁产业振兴规划。
在金本位时代,经济萧条了,政府不会去管。但是,税收太多,企业投资就会减少,企业也没有热情再好好改善。
事实上,增加货币是最危险的一种推动,会带来大起大落的就是过量的货币。中国的出口仍然增长很快,形成巨额顺差。
中国经济有自己的周期,世界金融危机只是随机出现的一个冲击。但是,宏观调控没能抑制产能过剩,2004年,中国的钢产量约为2亿吨,到2008年大概5亿吨,市场还在,钢价一直没有下降。企业扩大产能生产的产品如果市场不需要,就要调整,就该让这样的企业破产,不调整以后会更麻烦。2004年开始的经济过热,大量的外汇涌入是很重要的原因。
但是,政治家要面对社会压力,他要选举,需要选票,他不能放着大萧条不管。所以,很多经济学家非常准确地把大萧条叫做通货膨胀引起的萧条。
美国的就业一直不行,到1938年、1939年,美国参加了二战,才消化了那波二十年繁荣带来的调整。1998年,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应对亚洲金融[2.61 -1.51%]危机,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拉动经济。
2009年,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,肯定比美国、日本、欧洲都要快,但是,质量并不高。外汇顺差进入中国,换成人民币进入国内循环,在央行又变成中央银行外汇资产。
最初,由于货币太多改变了预期,预期改变以后的行为,这个过程就是经济周期的形成过程。第二,让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,就是经济效率得到改善。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就形成了一种理论,就是货币推动。2007年,身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,GDP增长了13%。
问题是,中国究竟要不要以经济大起大落为代价,换取高速增长,中国能否承受得起。中国实行外汇管制,外汇进入中国必须经央行换成人民币流通。
五年以后,中国就变成了经济增长偏快。经济增长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推起来,但是,就业的回升比经济增长慢得多。
所有的救市措施,不过是为下一次萧条做准备,这绝不是耸人听闻。通过二战,美国才把上一波货币推动的后果消化完,然后很快就忘掉疼,继续货币推动。
发表评论